品種名 |
基地平菇 |
俗名 |
姬平菇(大連)、小平菇(山西)、白蘑(東北)、平菇(福建) |
中文學名 |
姬菇 |
拉丁學名 |
Pleurotus cornucopiae (Paul. ex Pers.) Roll. |
分類地位 |
真菌界,擔子菌亞門,層菌綱,傘菌目,側耳科,側耳屬(Pleurotus)。 |
||
品種描述 |
姬菇菌絲形態特征為白色、粗壯、濃密、絨毛狀、生長整齊,一般5~7天可長滿試管,30~35天可長滿原種瓶或袋,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,產量較高。姬菇子實體覆瓦狀叢生,疊生。菌蓋初扁半球形,伸展後中間下凹,扇形,灰白色至近似白色,光滑,較小。菌肉白色。菌褶延生,白色。菌柄偏生或側生,白色、較粗;菌柄基部有白色絨毛。 |
||
食藥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|
①可治腎虛、陽痿、痢疾等症。所含多糖物質,對小白鼠肉瘤S-180的抑製率為60%~80%,對艾氏瘤的抑製率為60%~70%,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。 ②可用作火鍋配料、炒、煎炸、烤。 |
||
培養基 參考配方 |
①原種培養基:棉籽殼88%,麩皮10%,石膏1%,石灰1%。 ②栽培種培養基:棉籽殼58%,木屑30%,麩皮10%,石膏1%,石灰1%。 |
||
栽培條件 |
①溫度:姬菇菌絲最適生長溫度為22~24℃,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3~18℃。糙皮側耳為中溫偏低型、變溫結實性菌類,晝夜溫差在10~12℃左右,對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發育有促進作用。 ②濕度:培養基最適合的含水量為60%~65%,菌絲生長階段,空氣相對濕度以65%~70%為宜,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發育時,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%~90%。 ③空氣:菌絲生長需一定的氧,並隨菌絲生長量的增加而隨之加大。因此在發菌期要注意通風換氣。 ④光線:菌絲生長階段完全不需要光,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發育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。 ⑤酸堿度:最適pH在6.5左右。 |
||
附注 |
①姬菇的形態會隨著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 ②上述培養基配方僅供參考,在原種培養基中還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麥粒,麥粒的爆發力比較強,用麥粒培養基製做的原種接種,隻需接入一小點兒菌種即可萌發得很好。 |